有核生化三防能力的五对负重轮!它是传奇坦克的延续

▲《坦克世界》中的T-55A
各位《坦克世界》的玩家们大家好,“五对负重轮”T-54的传奇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S系的许多中型坦克都和它有关系,而C系的59式也从它发源而来。但真正让“五对负重轮”走向全世界,让它变成事实上的传奇坦克,还要看它的发展型T-55。可以说T-55是与AK47并列的杰出武器,有着无法磨灭的地位。
核生化三防系统

▲早期的T-54
T-54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,在1946年4月29日晚上,斯大林亲自给乌拉尔第183号坦克工厂的新任厂长谢苗·斯卡奇科夫打去了电话,祝贺T-54被批准量产。“它将成为第二个T-34”,斯大林如此评价。在1949年苏联原子弹实验时,人们发现坦克对原子弹也有不错的防御力,但仍然需要针对性的对坦克加以改进,消除已发现的根本缺陷,让坦克能在核战争条件下战斗。

▲让坦克拥有三防能力
苏联国防部明确指示:当坦克外部压力急剧升高时,坦克内部的过剩压力不得超过0.3个大气压,自密封系统应该在坦克暴露于伽马射线后0.3秒内生效。T-54的核生化三防系统研发工作,被交给了A.A.莫洛佐夫领导的哈尔科夫设计局。A.A.莫洛佐夫原本是183厂的总设计师,在战争结束后被调到哈尔科夫。而183厂总设计师一职长期空缺,在1953年由31岁的装甲学院毕业生列昂尼德·卡尔采夫担任。所以这项工作在1955年交给哈尔科夫设计局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T-55的诞生

▲刚组装完成的T-55首台样车
早在1957年夏天,T-55首批2台样车就组装完成了,它们也可以看作是T-54B的进化型。首台样车叫137工程G2M,也叫T-54BM,第二台样车叫155工程。T-54BM保留了原来的“旋风”火炮稳定器,而155工程获得了新的火炮稳定器。另外T-54BM配备了14.5毫米KPVT高射机枪,而155工程却压根没配高射机枪,除此之外两辆坦克几乎完全相同。

▲湿式弹药架
除了核生化三防系统以外,两台样车都采用了把弹药架和油箱组合起来的湿式弹药架,它们的备弹量也从34发增加到43发,内部油箱容积也从532升增加到680升,坦克的续航里程增加了40%。不过这也让车首增加了几个油箱。虽然有些人担心这会让坦克变得易燃易爆,然而实验表明被击穿时柴油会成为很好的抑爆材料,只会漏出来而不会起火,还能保护乘员不受后效破片的伤害。

▲样车车体正面
在不到2年的测试期中,测试委员会得出结论,155工程的表现更好,但它要略做修改:取消了高射机枪,仍然使用旋风火炮稳定器。1958年6月,第一批生产型T-55坦克从下塔吉尔工厂下线。有趣的是,这批T-55坦克的炮塔是T-54B的库存炮塔,所以它们有相近的炮塔右侧舱盖底座。还有个奇怪的特征是,T-55的炮塔并不是完全对称的,火炮的轴线向坦克中心线右侧偏移了50毫米,左侧体积也更大一些,这是因为要在那里给炮手留出空间。

▲正在测试防中子层
和传统观点不同的是,T-55的三防系统并未快速装车。它的三防系统与T-54A布局明显不同,直到1959年4月才正式装车。所以T-55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兼容三防系统,它实质上是T-54的进化型,改进了T-54的很多缺陷,并且靠着更多的油量、弹药量和更好的动力水平,拥有更好的性能,就像AKM之于AK47一样,T-55也成就了自己。

▲一台早期型T-55
与任何的新产品一样,早期的T-55也有一些问题。比如第一台量产型T-55刚生产下线时,工人们发现无法给坦克中间的油箱加油,设计师到现场才发现坦克车体顶板的加油口和油箱的加油口偏移了57毫米,油枪伸不到油箱里。排查后才发现是设计师A.S.谢丽科娃不小心把原型车的图纸放到了量产车的图纸里,导致生产出来的部件对不上了。

▲拖曳着两队滑雪步兵的T-55
在1959年,由乌拉尔坦克厂生产并交付给白俄罗斯军区的新型T-55坦克被发现车体前部油箱存在燃油泄漏问题。原因是随着行驶过程中燃料的逐渐消耗,油箱内会产生波浪,从而对油箱侧壁产生很大的冲击载荷。这种问题在崎岖的地形上以及油箱半满时尤其容易发生。这导致油箱逐渐裂开,并通过裂缝漏油。人们通过从控制室侧面和燃油排放口加强油箱,暂时消除了该缺陷。后来设计师弗拉基米尔·谢梅年科提出了一种新颖、可靠的设计方案,直接把油箱卡在首上和首下的楔形空间中,这下油箱就安分多了,直接消除了漏油的可能性。

▲T-55的“标准照”
苏联一共生产了7962辆T-55坦克,到了1962年7月16日,有了更好的三防系统的T-55A投入使用。T-55最重要的品质是简单和朴实,它一次保养就能行驶2000公里,营级维护一次能让它行驶7000公里,而返厂大修则需要高达11000公里,即使是现代坦克也很难做到这一点。虽然同时期有在单项性能上更好的坦克,但便宜、可靠的T-55直到现在还在战斗,是真正的长寿坦克。